我局(市级)拟对规二路西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0月10日-2025年10月1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259号新城大厦E座
邮编:210019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 1 | 规二路西延工程 | 雨花台区 | 中国(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 |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 道路工程以箱涵形式下穿宁芜铁路,与小行路平交,向东南以桥梁形式先后上跨地铁1号线/10号线联络线、地铁10号线正线后与西春路平交;迁改地铁1号线/10号线联络线。 | 生态: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工程建设完成后对临时占地进行绿化恢复,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水环境:施工期污(废)水主要为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配套设施处理;施工期对项目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路面径流,经收集后就近排入雨水管网。 噪声及振动:施工期主要为施工作业机械噪声,通过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设置施工围挡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运营期道路工程通过采用低噪声路面、在隧道口设置吸声材料、在上跨地铁上坡段设置全封闭声屏障、限制大中型运输车辆通行等措施,降低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迁改联络线等地铁路段通过采取优化运行频次、设置声屏障、控制运行车速等措施,降低对周边声环境影响。 大气环境: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和机械废气。通过设置围挡、覆盖、喷淋、洒水等措施,减少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机动车尾气,通过设置绿化带等措施减少尾气影响。 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铣刨废料、建筑垃圾、废弃土方以及生活垃圾等;铣刨废料、建筑垃圾运送至有资质消纳场所处理;废弃渣土委托有资质单位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外运,施工现场不设置弃土场;确保施工期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安全有效处置。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了公众参与。在征求周边群众意见、开展技术论证等工作基础上,建设单位对下穿宁芜铁路隧道口、上跨地铁联络线前部上坡段等路段进一步强化了降噪措施。 | 025-6850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