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机构概况
部门名称: | 直属单位、派出机构 | ||
联系方式: | 直属单位、派出机构 | ||
通讯地址: | |||
部门职能: |
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市生态环境局的名义,依法统一行使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等执法职能。主要职责是:(一)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及全市生态环境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二)负责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固废、噪声、机动车等污染防治的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实施建设项目“事中、事后” 的监督检查。(三)负责组织实施全市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四)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核技术、射线装置利用等电离辐射单位的监督检查。 (五)负责组织实施全市环境执法监测工作。(六)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七)负责组织实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工作。配合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开展行政处罚复议和应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等工作。 (八)负责跨区域、跨流域和重大环境问题的调查处理及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参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 (九)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通信方式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中和路98号南京市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中心 电话:025-83630919 邮编:210041 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为市生态环境局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益一类,相当于正处级。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及监控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配合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参与制定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发展规划、计划、方案等;负责开展市级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对分支机构做好业务指导。(二)配合编制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综合管理和分析,编制各类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报告及环境质量报告书;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完成年度和半年度环境状况公报;负责市级生态环境质量和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信息公开工作。(三)负责对分支机构的监测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参与对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设施运维单位的监测质量管理;配合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的技术审核和自行监测质量检查。(四)承担市域范围市级重点环境执法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承担污染源监督监测质量抽测及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下达的执法抽测、交叉检查等专项工作。(五)负责组织地方事权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的传输、审核、报送工作,负责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的分析研判和预警;参与跨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专项调查监测。(六)组织实施市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相关辐射污染源执法监测。(七)负责全市较大及以上和跨区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参与重点环境信访件、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环境污染仲裁等监测工作。(八)承担环境监测相关科研工作,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专项课题研究。(九)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通信方式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中和路98号南京市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中心 电话:025-83630175 邮编:210041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承担政府部门下达的城市环境整治规划、管理、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规划;承担政府政策性环境影响评价;承担政府部门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研究任务;承担政府部门下达的各类纵向课题研究;承担建设单位委托的新建、技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可持续发展,绿色GDP,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审计等课题研究,为政府提供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依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规划,承担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开展自然生态、生态风险、生态毒性环境与生态承载力研究;开展自然生态、生态风险、生态毒性、环境与健康、环境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等;承担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区县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国内外相关科技发展动态与信息的收集、发布、交流工作;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世界环境建设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为政府的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新思路、新理念。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置的专题研究,包括收集了解国内外固废处理手段、方法,探索新的固废处理技术的多种有效途径。开展废水治理技术实验研究,为全市废水处理工程招标提供小试服务,为企业废水处理提供实验服务,为相关大学提供实习服务。 通信方式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中和路98号南京市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中心 电话:025-83315590 邮编:210041 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南京市生态环境信息服务中心)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承担信息化建设任务,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提供信息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主要任务:建立和完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及公众参与机制,策划、组织生态环保公益活动,指导环保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指导、推动社会及大中小学、幼儿园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通过政务新媒体和新闻媒介,发布、传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信息、知识等,增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发挥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策划、制作生态环保类文化产品。保障全市生态环境核心网络和基础设施运行,组织生态环境信息化项目统筹整合和信息资源的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协助做好网络安全责任制相关网络安全技术支撑。 通信方式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中和路98号南京市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中心 电话:025-83635086 邮编:210041 江北新区分局、各派出生态环境局 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和水务局(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江北新区分局) 南京市玄武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秦淮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建邺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鼓楼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栖霞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雨花台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江宁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浦口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六合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溧水生态环境局 南京市高淳生态环境局 |